一、评选背景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的启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组织了案例的申报及遴选,最终遴选出了485个典型案例。其中,新迈尔结合多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所申报的“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型人才云平台”案例成功入选。这是对新迈尔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新迈尔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成果的赞赏。同样,新迈尔也期望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可以让同行业得到有效借鉴,共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新迈尔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学徒工坊”靶向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术人才供给缺口,形成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客户服务五大产业集群,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先导,深度挖掘生产要素数据价值,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打造教学、生产、创业孵化于一体的高标准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与高水平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服务标杆,创建“产教高度协同、技能快速迭代”的新迈尔模式。
二、主要做法
根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职教20条》、《职教22条 》等文件指引,新迈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多元化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型企业。
新迈尔砥砺奋进的6年来,教育端沉淀了数字经济专业群丰富的教学经验,与50余所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供给实训教学资源和实践指导师资;产业端构建了新经济数字产业一站式服务商模式,在山东潍坊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服务华为、小米、宝尊电商等20余家数字化企业外包项目,孵化生产性实训项目,对外输出数字产业工匠。按照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理念,借鉴OBE人才培养范式,以产促教、以教兴产,先产而后教,总结形成“学徒赋能提升,人才育训结合”的培养模式。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政府、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建立定期检查反馈、教学质量过程监控、顶岗实训产能数据分析等形式的质量监控体系。
新迈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践行校企协同育人,共同研发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按照人岗匹配原则,分类管理岗位实训教学。教学过程模块化,学习过程数据化,技能培养项目化,根据学员的专业与能力,合理分配典型工作任务,适应学生个性特征。由项目经理带队,承接商业项目,建立平台化的学徒工坊,落地育训结合,精准培养新兴岗位人才,对口高质量就业。建立任务驱动式、知识与技能补充式的栅格化育训体系,循序渐进实现学生技能逐层进阶,新迈尔目前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产业学院10余所,每年助力1万多名学生完成职业“进化”。
1.职业人才“进化”路径
新迈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践行校企协同育人,共同研发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按照人岗匹配原则,分类管理岗位实训教学。教学过程模块化,学习过程数据化,技能培养项目化,根据学员的专业与能力,合理分配典型工作任务,适应学生个性特征。由项目经理带队,承接商业项目,建立平台化的学徒工坊,落地育训结合,精准培养新兴岗位人才,对口高质量就业。建立任务驱动式、知识与技能补充式的栅格化育训体系,循序渐进实现学生技能逐层进阶,新迈尔目前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产业学院10余所,每年助力1万多名学生完成职业“进化”。
2.思创融合——公益助农“小厨田”
师徒在校专业共创,2018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迈尔合作设立电子商务订单班,校企师生共建电商扶贫“淘联盟”工作室。2020年,工作室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引领下,开发了公益助农大学生创业项目“小厨田”,获得陕西省第二届“丝路创星”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帮助千阳、凤县唐藏镇、宝鸡西部山区及新疆英吉沙县等地农户增收30余万元,为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等多专业学生提供30余个生产性实践岗位,获宝鸡新闻网、《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竞相报道,践行了“农民有收获、企业有效益、教师有课题、学生可实践”的专业办学理念。培养了周宁等一批优秀的电商运营师。
(二)产教协同真岗实训的赋能工坊
1.“二元三段式”实践育人体系
“二元”即“校企双元合作办学”,共同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塑造,理实一体,实践赋能。学生的学习面向工作岗位需求,理论课程适应岗位实践需要,完善“校企共育、分段提升、实岗育人”的以产业为先导的理实交互体系。
“三段式”即“职场认知+工学交替+实训实习”。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第一学年以思政育人和基础教学为基础,企业教师实施职业素养教学,实现学生到学徒的转换;第二学年以企业教师为主进行基于真实工作内容的技能训练和专业教学,以学院教师为辅实现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学徒到准员工的转换;第三学年,学生以准员工或员工身份,在企业轮岗,进行专业综合实践。确保人才培养更具全面性、务实性,真正促进人才升级和精准就业。
资源联动以数字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行业、岗位调研,动态研发和迭代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赋能体系,编制和架构了诸如《教师工作手册》、《学生360°测评档案》等一系列管理工具,精准评价学员能力与水平,在新迈尔数字小镇积累输出真实项目经验、实战作品、专业能力检测报告和就业评价报告;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孵化符合岗位需求和技术标准的高质量人才。构建产教研用闭环,形成良性增量循环,创造技能持续提升的价值螺旋。
2.数字产业学院——校企命运共同体
校企强强联合赋能,2019年,中国日报网刊登了新迈尔荣获“第三届中国新经济创新势力榜——最佳职业教育企业”称号,该奖由全球著名的新经济行业第三方数据挖掘与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颁发。同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新迈尔电商学院混改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截至 2021年末,新迈尔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院校共建产业学院,着力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两个专业群建设,与合作院校共建共享数字资产库。南方数码、上海亲宝、智慧树、世纪开元等数百家企业采纳分享了新迈尔合作体系职业院校学生制作的数字资产素材,夯实数字产业链上企业合作基础,实现学徒深度赋能,年均供给中职学生顶岗实训2400余个岗位,向社会输送高职毕业生3600余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鲁南和潇湘地区。
(三)服务外包灵活用工的人才云平台
1.四链融合弥补人才短板
新迈尔以产教融合为指引,与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深度探索“产学协同、教研互补、融创发展、合作共享”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坚持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开放的原则,以人才培养提质培优为目标,基于引产入教、项目赋能,以教兴产、工学交替的实施理念,甄选数字工匠的需求型企业,引入服务外包和灵活用工高质量产业项目,与产业链上数字企业建立所有业务环节的多元合作形式,构建人才云生态。
目前,世界500强、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和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合作企业已达到20余家,在全国拥有6000+灵活用工,为客户交付100000+真实案例,获得行业领先企业的信赖。每位学员年均完成40000元外包项目产值,相对传统服务外包型企业,为其降低成本50%-70%。
2.融创发展——数字人才云平台
坚持就业导向的校企融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战略方针,潍坊数字小镇落成,对接50余所院校、20余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在人才输送、服务外包、灵活用工多点衔接,校企合作班学生就业率年均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9%,涌现了段良辰等数百名北上广深等地数字企业的中层管理骨干。2021年,新迈尔(山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得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优秀基地”称号。
三、成果成效
(一)获得政行企校四方认可
多年与全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新迈尔累积了丰富经验:
2017年荣获腾讯回响中国教育盛典“2017年度知名教育品牌”,同年10月,荣获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企业目录,累计立项164项;
2019年,荣获艾媒咨询第三届中国新经济创新势力榜“2019年最佳职业教育企业”;
2020年,获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授权,成为“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
2021年,新迈尔(山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得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优秀基地”称号。同年,荣获央广网”2021年度 知名产教融合型企业“。
(二)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新迈尔在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成果转化、职业技能竞赛、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与院校共建共享。
截至2021年末,荣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08项,推广实施“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项,培育中级以上证书人才3000余人次。
四、经验总结
新迈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注重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建设,与高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教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校企融合发展的产业基地合作院校关系,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岗位认知、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创设了学徒工作情境,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共建产业学院,促进职业教育与数字产业衔接,助力产业数字化;为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分散的、灵活的、弹性工作制提供了准职业人供给的人才保障平台。
在数字经济产业化进程中,依托产教融合推进产城融合,快速弥补行业企业数字化职业人才供给短板,以产城融合服务地方引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数字经济特征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模式。
作为全国首创的以企业为主导搭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匹配了校企两端数以万计的人才与岗位的资源衔接。未来,新迈尔将在现有的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两个核心专业群的基础上向商务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应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数字化改造和应用的生产性专业领域纵向拓展,深耕业务精细度。
五、推广应用
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积累的产教经验属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一种典型范式,广泛适用于各地市政府举办的数字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项目。先后获得教育部、工信部多项殊荣,与50余所职业院校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在数字设计服务外包、数字创意资产库建设和商业数据分析工程等职场化场景中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校企合作产业学院专业课程体系方面,5个核心专业建成的百余门课程近500个微课,50余部纸质教材、30余部数字化云教材较好地支撑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教学;产业端十万余项真实企业案例实训教学资源满足相关专业职业人才岗前技能提升进阶规划和合作院校师资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安徽、山东等国家和省级师资培训、实践教师顶岗项目适用了公司的课程研发成果。